金融学院举办首都金融论坛第24讲:融资融券交易制度是否助长暴涨暴跌风险——基于A股市场极值相关性的研究
主要来源: 发布时间:2016-11-11
11月10日由金融学院举办的首都金融论坛第24讲于明辨楼519会议室举行,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方颖教授担任本次主讲嘉宾。此次讲座主题为:融资融券交易制度是否助长暴涨暴跌风险——基于A股市场极值相关性的研究。金融学院院长尹志超老师主持,金融学院教师代表和部分博士研究生聆听了本次讲座。
首先,方老师介绍了论文的写作背景:长期以来,国内A股市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暴涨暴跌非常频繁,导致投资者面临极大尾部风险。而融资融券交易制度的推出为投资者在股指期货之外提供了一种规避个股下跌风险的工具,完善了市场交易机制,为抑制个股暴涨暴跌提供了可能。
其次,方老师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和评述。主要从理论方面分析融资融券交易对个股和大市尾部风险相关性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而提出了本文的贡献:通过极值相关性估计,研究在市场暴涨或暴跌的情况下,融资融券是否加剧暴涨暴跌的风险,并进而分析在暴涨与暴跌不同的极值风险情况下,融资与融券的不同影响。
此后,方老师就文中运用的Joe-Clayton Copula函数详细讲解了实证过程,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大盘暴跌时融券可稳定股价、降低系统风险,融资则无显著影响;暴涨时融资会加剧尾部风险,融券同时亦会抑制上涨。最后,方老师就此结论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监管层应进一步制定措施促进融券交易;对待融资交易,应该采取控制杠杆,降低市场暴涨时由于融资交易带来的系统性风险。
在互动环节,方颖老师和现场师生就实验数据选组问题、模型选择问题、极值相关性与beta系数区别问题等展开讨论。
方颖教授:美国匹兹堡大学经济学博士、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王亚南经济研究院教授,先后入选2012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以及2015年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计量经济学理论与应用,具体包括工具变量理论、面板数据计量经济学与金融计量经济学。本次讲座精彩纷呈,现场师生纷纷表示受益匪浅。